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56: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爰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黄金货币。透过下图能获知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①手工铸造业发达 ②商业贸易繁荣 ③城市繁华 ④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能够铸造出“爰金”货币,这本身就直接反映出战国时期手工铸造业的发达。黄金货币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同时它相对于物物交换和一般货币交换,也反映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对衣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9分)
(2) 有人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式改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9分)
(2)认识:商鞅变法使秦国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极大扩展了政府自身权力。(3分)商鞅变法将社会控制、战争动员、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3分)


本题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可以知道商鞅的“独创性措施”是指什伍连坐、奖励耕织和重农抑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去分别指出这三项措施的积极影响即可。
(2)认识:这一题是要考查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因为材料二中给定了“‘国进民退’式改革”是指商鞅变法“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所以去结合所学论证商鞅变法的这种结果和影响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主题在于“打下按西方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国家的基础”,逐步形成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为起飞奠定了基础的是
[? ]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 ]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治秩序
C、肯定了阿里的对外征战的作用
D、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