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6:53:41
1、判断题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B不对,1992年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不对,中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C符合题意。
点评:审题的钥匙—— 正确解读“命题用语”?(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的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2)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3)注意题干中叙述的转义?(4)注意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括”、“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5)注意区别题目中的比较固定的各种用语。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试归纳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三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当时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①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②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④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发生变化。
(3)基本思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影响:南方谈话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 ]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
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A.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最快时期为1989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特别是中共14大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改革了方向和目标,故D项正确; A、B、C三项所述与1989年到1997年的史实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