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1-06-24 06:51: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多数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参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时说:“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10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4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这说明了什么?(6分)


参考答案:(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了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8分)
目的: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
(2)新政的实质在于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4分)
(3)无产阶级国家通过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是积极的、符合实际的;(2分)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干预方式遏制危机,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称道的。(2分)这说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需要不断改革。(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所以本题答案是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本题的关键在于一定要知道“扩大内需,刺激生产”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ABC和罗斯福新政毫无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淡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认为下列史实中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美国的克林顿改革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西方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行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早中期的西方国家普遍推行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主张让“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自由竞争)所造成的市场“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市场自由竞争去发挥作用。
材料二:19 世纪早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过程中,1825 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每十年爆发一次,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并蔓延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到来时,商品大量滞销,市场陷于混乱,生产也出现停顿萎缩。
材料三:20 世纪30 年代,英国学者凯恩斯又提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凯恩斯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认为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对经济发展也起重大作用。凯恩斯指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依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并避免发生经济危机。30 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针对胡佛政府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一次重大经济改革,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请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 世纪早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条件。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评述推行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有何共同的主张?凯恩斯经济理论提出了哪些与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同的新主张?
(3)联系罗斯福新政前美国经济状况,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
(4)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结果,评价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1)历史条件:西方工业革命正在进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加强自身地位。重大影响:建立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激化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破坏了生产力。
(2)相同之处:维护市场自由竞争原则,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新主张:国家应当积极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可以避免失业和经济危机,使经济有序发展。
(3)原因:受经济危机打击,胡佛政府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无法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
(4)重大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对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发展有积极作用。理论上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战”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


本题解析:
本题围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命题。回答时应明确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和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各自产生、发展和盛行的原因、背景,以及各自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A、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
点评:2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从材料可以看出,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