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1-06-24 06:48: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戴高乐将军警告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其最初的表现为
A.欧洲共同体建立
B.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
C.欧洲联盟成立
D.欧元的启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类。下列属于口述史料的是(?)
A.西周编钟
B.宙斯神殿遗址
C.《资治通鉴》
D.《尼克松回忆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相对简单,口述史料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D项符合题意。AB项是实物资料;C项是史学著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金银是财富的唯一代表,国家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国内贸易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数量,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获得和增加货币的源泉;对外贸易中心必须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保持顺差,以使金银流入本国,顺差流入的金银必须窖藏起来,通过金银积累增强国家力量;为了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即一方面以高关税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输入,以防止金银流出;另一方面,以政府补贴鼓励输出,换取金银流入。?
——《经济研究参考》
(1)材料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内容。
?
(2)你如何认识这一政策的客观进步性?
?


参考答案:(1)重商主义。金银是财富的标志和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获得金银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必须通过国家干预以保证贸易顺差。
(2)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试从选官制度的角度分析西汉武帝鼎盛局面和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原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你的感想体会。(12分)


参考答案:(12分)汉武帝对人才的选拔,察举不分吏民,以孝廉为主要内容,重才能及品德。他还连续大规模征召才能之士,破格提拔奴隶出身的大将卫青、董仲舒等。各方面大量人才的涌现是武帝时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6分)东汉选官始以地方声望,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发展,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庭支配,门第族望成为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发展,成为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4分)
感想:反腐倡廉;重视才能品德;注重政绩;破格录用人才;健全相应制度等。(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这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1920年。一战期间,飞机、坦克、大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应用于军事之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