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45: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85年,邓小平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的前50年也不能变。50年以后又怎么样?那时,中国同外国在经济上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能断得了呢?”他的这一观点主要基于?
[? ]
A.发展生产力
B.全球经济的整体联系性
C.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方针
D.消除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东坡志林》是苏东坡随手写下来的文字,他曾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可能与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有关:
A.“天人感应”
B.仁政
C.理学
D.“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石窟艺术
?
图1?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图2 敦煌莫高窟彩塑
(1)不同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请指出图2与图1的不同之处,并据此说明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4分)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2)简述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如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4分)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比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即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起来了。
——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迅速发展,有人称其为一把双刃剑,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参考答案:
(1)不同:图1的佛像为雕刻,并且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较深,保存较多的古印度佛教艺术品风格。图2的佛像为彩塑,风格趋向中国化,很多画面中可以看到隋唐社会的景象。(2分)特点:反映中国产品沿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等地时,印度的佛教和佛教雕刻艺术也传入中国,并且逐渐中国化。(2分)
(2)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化的过程;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4分)
(3)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实质上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加之发展中国家资金少、债务多、环境差,以及历史的、现实的其他问题,发展中国家往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为不利,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受到冲击和挑战,因而给国家、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发展带来威胁。(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一体化的过程,考查了读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评价能力。第(1)问难度较大,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第(2)(3)问可结合课本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各项关于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张互不干涉内政
B.主张实行不结盟的方针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主张互不侵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意在要求学生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以下评价,适合康熙帝的是
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