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6:36:59
1、判断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
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12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8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4分)
消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产阶级文明;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前3点即可得6分)
特点:学习西方不照搬,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
(2)不同: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中
国维新变法时,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险恶。(4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4分)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分);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加剧(2分)。
本题解析:
(1)从日本明治维新对传统的保留入手,回忆日本保留的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等内容解答第一问。联系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措施回答第二问。从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学习等方面回答“特点”。
(2)从两国变法的时间入手,从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的国际环境角度回答第一问。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经验这一角度回答第二问。
(3)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回答。政治方面,两国都面临封建统治的危机,都遭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经济方面,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所发展。
点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到幕末时,大名、将军,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群众基础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
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的进程
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
戊戌变法前没有经历政权的变动,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2)列强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
(1)帝国主义时期;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之新法,以三十年追慕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
(2)理由:亚洲野蛮落后,欧洲文明先进。消极影响:日本不断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
(3)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