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明治维新》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三)

时间:2021-06-24 06:36: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③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④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停滞不前
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
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
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12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8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4分)
消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产阶级文明;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前3点即可得6分)
特点:学习西方不照搬,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
(2)不同: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中
国维新变法时,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险恶。(4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4分)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分);封建统治危机;民族危机加剧(2分)。


本题解析:
(1)从日本明治维新对传统的保留入手,回忆日本保留的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等内容解答第一问。联系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措施回答第二问。从日本学习西方的特点——立足国情,有选择地学习等方面回答“特点”。
(2)从两国变法的时间入手,从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末的国际环境角度回答第一问。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和经验这一角度回答第二问。
(3)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背景分析回答。政治方面,两国都面临封建统治的危机,都遭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经济方面,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有所发展。
点评: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比较简表:
?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日本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2)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在幕藩体制下,大名还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到幕末时,大名、将军,武士因财政状况恶化而由封建社会的支柱转变为反幕府的力量,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群众基础领导力量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
民族资产阶级尚未形成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仅仅是一些知识分子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改革的进程
明治维新是在倒幕派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的政权后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强制推行,大刀阔斧改革。
戊戌变法前没有经历政权的变动,变法者不仅手中无实权,无兵权、无财权而且在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各地阳奉阴违。
国际环境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2)列强列强集中侵略中国,中国等亚洲反殖民主义的斗争牵制和削弱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
(1)帝国主义时期;迫切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之新法,以三十年追慕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
——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民族危机加剧。
(2)理由:亚洲野蛮落后,欧洲文明先进。消极影响:日本不断对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侵略。
(3)理由:日本文字、政俗,与中国相似;日本改革已取得巨大成功。看待:有利于争取光绪帝对维新变法的支持;扩大维新运动的影响;为救亡图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赞扬;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不发动广大群众,维新变法不会成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