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6:34:52
1、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此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服饰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
③服饰改革紧跟社会变革的步伐
④国人的服饰明显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材料反映了中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诗中“大半旗妆改汉装”中的“大半”可以看出并非全国流行,而且实际情况是农村的传统服饰和缠足现象非常普遍,排除②;“旗妆”改“汉装”与西方工业文明不相关,排除④。
点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和会习俗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在日常礼仪上,在穿衣上更加现代,裹脚习俗逐渐被废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政治方面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5分)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类别 | 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所占比例 |
社会伦理观念 | 仁、礼、信 | 8234次 | 36.2% |
法观念 | 法、刑 | 4648次 | 20.5% |
财富观念 | 利、财、富 | 5395次 | 23.8% |
公平公正观念 | 均、平 | 4427次 | 19.5% |
时间 | 户口制度具体规定 |
1958年 |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或学校的录用证明 |
? 1984年 | 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户口。 |
1990年 | “农转非”政策放开,全国出现了大量集中性办理城镇户口的现象。 |
参考答案:(1)主要因素: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国力的强盛);社会贫富分化。(8分)
(2)19世纪中期:以中国中心观为主;19世纪60年代:逐渐放弃天朝观念,主张与世界各国平等往来;19落纪末20世纪初:认识到世界意识中的“弱肉强食”,借助西方先进思想增强国力。(3分)
影响:维新派倡导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推动了戊戌变法,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4分)
(3)趋势:由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到逐渐放宽。(2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兴起;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政策的引导(或市场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城市就业容纳能力增强)(8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影响观念的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来考虑。思想上,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或国力的强盛);社会贫富分化。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总理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中可以概括近代中国对“世界意识”的认识历程。第二小问要注意时间限定。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1958年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或学校的录用证明”“1984年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户口”“1990年“农转非”政策放开”中可以得出建国后户口制度逐渐放松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人说:‘怪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一思想
①体现了儒家学派与时俱进的精神?②顺应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潮流
③可以看成是商鞍变法的指导思想?④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意思变法可以强国,对以前的礼制也不一定要严格遵循,这样才能利民,可以得出作者的意思是主张变革,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民国成立后,社交场所少见的是(?)
A.点头
B.握手
C.鞠躬
D.跪拜作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当时废除跪拜作揖,提倡点头、握手和鞠躬,所以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