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1-06-24 06:29: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D.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含义是指宰相制度的废除使明代政治进入一种恶政阶段,反过来说明宰相制度在中国政治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即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选D,A与题意无关, B C两项表述与题意相反。
考点:明代宰相制度的废除
点评: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是一对基本矛盾,自秦代建立,这一矛盾便凸现出来,随着王朝的更迭,矛盾益发突出,最终至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这一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须要关注的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实际是废除了中书省这一整体机构而并非丞相的职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加强对吏治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秦朝的御史大夫          ②汉朝的刺史
③宋代的中书门下          ④明朝的科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古代有监察职能的机构或官职有秦汉的御史大夫、 西汉的刺史、北宋的通判、元朝的御史台和明清的按察院等,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为主要机构的明代科道监察体系为加强封建皇权统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因此①②④正确,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在(中国古代的)大家庭里,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陷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亲属关系之中,……这些亲属关系不仅比西方的关系名义明确,区分精细,而且还附有按其地位而定的不容争辩的权利和义务。”与此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察举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陷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亲属关系之中” “而且还附有按其地位而定的不容争辩的权利和义务”可知这是西周的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制度。所以本题选A,B、C、D三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
①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唐中期设节度使          
④宋太祖派文官做地方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唐代的节度使在地方上掌握行政、军政、财政大权,成为雄霸地方的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第③项明显错误,故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A、B、D三项。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又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大力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兵权、收回财权与行政权归中央。因此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