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6-24 06:29: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记者托马斯*L*弗雷德曼在2000年12月15日的《时代》周刊上发表短评说:“美国的强大的真正力量,来自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具体表现。   
(3)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指出“天才们”设计了哪些制度?试述这些法律和制度体系如何促使美国的强大?


参考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
(2)表现:公民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吏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每点2分,共6分)
(3)制度: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制度(任意2点,每点1分,共2分)
作用:三权分立制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联邦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大州和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点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相”在秦代表现为“丞相是百官之首,事无不总”,也就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机构;“群相”指的是唐代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兼相”指的是明代丞相制度废除后,由内阁兼理宰相职权,但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和“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的理解。依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体现在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体现在公民通过抽签方式参政以及提供津贴保证参政等。
第(3)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制度”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比较容易答出;第二小问,可转化成“这些法律和制度”对美国强大所产生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要和第一小问结合起来解答,即联邦制协调中央和地方关系,保证稳定;共和制保证民主和平等;三权分立制度避免独裁,维护民主等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唐朝、明朝的制度?、丞相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黄金时代;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史料价值的材料是
A.评价林则徐的史学论著
B.电影《鸦片战争》
C.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D.长篇历史小说《林刚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 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尤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材料三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若益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经总结说:“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发展趋势(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6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以宋元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6分)


参考答案:(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唐在边境设立藩镇,
元实行行省制(3分)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分)
(2) 汉初错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消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分)
唐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适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3分)
(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仅限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3分)
举例:北宋在地方实行分权,最大限度将地方的君权、财权等收归中央,造成积贫积弱,元朝吸收宋朝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相对扩大地方实权。(3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回答时要联系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解答。如材料“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尤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唐中央集权措施的评价。从材料“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时则有叛国而无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尤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归纳总结答案。
第(3)问,主要考查明清之际思想家对郡县制的认识与理解。材料“明末清初,……‘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若益趋于乱也’”及所学知识“宋地方分权、元行省制度”归纳总结。
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秦、汉、唐、宋及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从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发展繁荣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神秘化
B.宗教化
C.平民化
D.贵族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汉赋、唐诗以文人作品为主,宋词来自民间,文人的词作也大量流传民间,适应了城市市民生活的需要;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通俗文学小说逐渐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故选C。ABD均不符合我国古代的文学发展的特点
考点:古代的文学发展的特点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的成就和特点是常考的知识点。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总的看来,随着商品经济的 发展特别是宋代以后,文学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如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月4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差异。(4分)
(2)美国民主派领袖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而乔治?布什则认为自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自的理由所在。(8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皇帝应总览一切大权;(2分)材料二认为主权在民,(1分)依法行政。(1分) 
(2)“新版”: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立法有否决权;有权任命政府高官;有权缔结条约;杰弗逊仅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利的角度而言。(4分。任答以上四点即可) “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没有立法和司法权;受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4分。任答以上四点即可)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可知康熙帝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依据“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可以得出孙中山主张主权在民,依法行政实行民主政治
(2)材料所述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突出的是总统的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立法有否决权;有权任命政府高官;有权缔结条约;乔治布什则主要是强调总统权力受到制约,主要是由于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君主专制的强化;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