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毛泽东思想》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1-06-24 06:29: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指出:“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但十六年来,国民党自己违背了这个声明,以致造成今天这样国难深重的局面。这是国民党一个绝大的错误,我们希望它在抗日的洗礼中改正这个错误。”毛泽东当时设想的改正方案是
A.国体——新民主主义国家政体——民主集中制
B.国体——无产阶级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
C.国体——民主联合政府政体——国民大会制
D.国体——工农联盟专政政体——工农委员会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选自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依据所学,毛泽东在抗战时期著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体是民主集中制。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国情的结合,它们分别是?(?)
A.斯大林主义邓小平理论
B.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
D.斯大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斯大林主要是苏联社会建设时期的领导人,在革命时期俄国的领导人是列宁,所以排除AD两项。邓小平理论也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所以排除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0年,意大利记者提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时,邓小平明快、干脆地回答:“永远保留下去。”这体现了
①毛泽东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之一
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毛泽东功过的客观评价
③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邓小平理论奠定基础
④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80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于1981年,故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毛泽东功过的客观评价不能选;③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邓小平理论奠定基础,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故不能选。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比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异同。
(1)共同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不同特点:
①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不同。
a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b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②三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起的作用不同。
a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b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起来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

——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


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材料三 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年2月7日)


材料四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于什么时期?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第二次结合”具体指什么?探索初期毛泽东有哪些著名论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与材料四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材料三、四对该问题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时期: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
(2)具体指: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论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分歧:对毛泽东思想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怎样才算坚持毛泽东思想。观点:材料三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材料四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并加以发展。
(4)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实事求是,不盲目崇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了

[? ]


A.“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
D.“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