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27: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秦朝郡县制和西周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        ( )
A.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B.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
C.郡县长官由天子任免而非世袭
D.直接接受中央政府命令和监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为二者相同点,都属于地方行政体制;B项也是二者相同点,二者很大程度上都具有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D项是二者的不同点,郡县制受中央政府命令,但是分封制则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这不是二者最大的不同。郡县制长官有中央任命,分封制下是世袭的,这确保了郡县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故选C
考点: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点评: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地方行政体制。分封制下,地方官员是世袭的,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但是在郡县制下,长官由皇帝任命,可以随时撤换,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怖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称为“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代的传下去。
材料二 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不过,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给他的儿子们和近亲,不过这些封地的面积比以前周代的封建国家的面积要少,而且被散置在由国家直接治理的行政区之间。后来,到公元前127年时,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为巩固这一“主人地位”所采取的政治措施。(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带来了什么后果?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黄宗羲的话有没有道理?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6分)
(2)郡国并行制。
王国势力坐大,酿成“七国之乱”。
颁布“推恩令”。(6分)
(3)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2分)
有道理。(2分)
理由: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4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分析与掌握。本题较为容易,回答时首先要联系所学的秦统一后所采取的措施,再结合材料“……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归纳总结。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影响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时要注意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汉皇帝更注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可知是“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王国问题,威胁到中央集权;材料“……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弟子。……”指的是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实行的“推恩令”。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分析与认识。从材料“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可知,明太祖认为相权是对皇权的严重威胁,故需废除。废除丞相后,君主大权独揽,形成没有限制的绝对权力,容易造成极端专制和腐败,所以黄宗羲的说法有道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的建立?措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丞相的废除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
C.周王—卿—诸侯士
D.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周的天子分封同姓宗族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封地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诸侯对下属再进行分封,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恺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材料三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何重要意义。(2分)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4分)
(3) 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的主要特点。(4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行省制度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趋势。(2分)


参考答案:(1)意义: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分)
(2)郡国并行制。(2分)
弊端: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2分)
(3) 特点:行省是元朝地方常设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权力受中央节制;权力较大;行省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答两点即可得4分)
影响: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
(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2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世卿世禄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秦、楚等国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仔细观察图片,在齐郡、北海郡、济南郡的周围,还有淄川国、高密国、胶东国的存在,根据汉代行政区划图分析,汉代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其弊端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3)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根据材料分析就可以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体现的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材料二是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材料三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这些地方行政机构的特点和作用,可以分析出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趋势是,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之初,既实行分封诸侯,又实行郡县制:(    )
A.秦
B.周
C.西汉
D.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分封行郡县,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B;汉初汉高祖刘邦错误的吸取了秦朝“孤立而亡”的教训,部分恢复分封制,出现郡国并行制,C符合题意;唐朝未分封,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