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十)

时间:2021-06-24 06:09:0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他法律及条文皆要依据宪法制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国家的外交理念明确了本国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定位和价值定位,是国家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外交实践的指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强调过“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的身份定位。下列外交政策和实践不符合这一身份定位的是
A.“一边倒”
B.抗美援朝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体系的革命者”的身份定位都带有意识形态对立的色彩,意味着中国投向社会主义阵营,ABC项都符合这一定位,D项不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清代岁入结构统计(单位:万两 比重:%)

年份
田赋
盐税
关税厘金
杂税捐输
官业收入
总计
1766
3986
72
574
11
540
10
449
8


5549
100
1893
3156
36
1356
15
3817
43
550
6


8898
100
1903
3546
34
1250
12
5340
51
356
4


10492
100
1911
4967
17
4632
15
8632
29
4264
15
7696
26
30191
100
请根据上表,围绕清代经济变化,至少提炼出三个涵盖若干数据的主题并利用表中信息加以简要阐释。
示例:
主题:清代经济总体而言处于发展状态。
阐释:田赋、关税及岁入呈明显增长趋势。


参考答案:(12分)
主题一: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商品经济较快发展。(2分)
阐释:田赋数额相对稳定,但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关税厘金收入上升幅度大,尤其是1911年关税收入占28.59%,说明工商业发展较快。(2分)
主题二:清末政府不断加征赋税。(2分)
阐释:田赋、盐税、厘金、杂税捐输均大幅增加,导致岁入总额增幅巨大。(2分)
主题三: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卓有成效。(2分)
阐释:官业收入即邮政、电报、铁路等成为晚清政府新的财政收入,且占比重很大。(2分)
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该问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表格数据,从1766-1911年清政府的田赋数额相对稳定,但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关税厘金收入上升幅度大,说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商品经济较快发展。田赋、盐税、厘金、杂税捐输均大幅增加,说明清末政府不断加征赋税。官业收入成为晚清政府新的财政收入来源,说明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卓有成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能够打破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传媒是
A.报刊
B.电视
C.互联网
D.电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说“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知只有互联网可以达到这种功能,ABD只是单向接受。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