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俄国农奴制改革》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1-06-24 06:01: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揭示了改革的真实意图
B.表达了地主的愤怒
C.强调了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D.揭示了改革的性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克里木战争失败后,俄国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矛盾的焦点集中于
A.经济的落后
B.军事的落后
C.农奴制的落后
D.文化的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1)两幅材料各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的是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材料二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缓慢的政治变革。
(2)“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说明沙俄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会受到压制,形象地说明了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的特点:
(3)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阶级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看要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图片主要夏映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彻底性及政治变革的缓慢进程。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题注意“文明的火炬”是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本图片实际是把沙皇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文明指代沙皇的反对者.即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性质、结果等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读下图

材料二?据统计,1860 年—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铁产量和棉纺织业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铁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
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图1、图2与图3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图一反映的是克里木战争俄国战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危机,图二反映的是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经济落后,它们引发了图三以“二一九法令”为主要内容的俄国农奴制改革。(4分)
(2)说明:俄国经济迅速发展。原因: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贵族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6分)
评分说明:第II卷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得分。


本题解析:第(1)小题,首先将三幅图的内容弄清楚,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它们间的关系。第(2)小题,要运用材料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原因其实要回答是改革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有(?)
①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②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④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