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6:00:15
1、判断题 20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出现了“凯恩斯革命”,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下列说法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是?(?)
A.节俭对于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社会却是种恶行
B.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
C.以大地产为代价,增加中小农数量
D.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认为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B项和D项主张“自由放任”;C项是大危机时期德国法西斯的经济政策;A项指出节俭对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反面证明了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 年到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 %,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写道:“夜间敲门讨饭的人,可能几个月或一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地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所读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某家大地产公司的副经理。”美国这一现象出现在
[? ]
A.美国独立战争后
B.罗斯福新政后
C.“大危机”爆发后
D.二战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A、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可将其排除。从材料“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
点评:2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范围广,从材料可以看出,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探索一条宏观调控经济的道路
B.主要解决的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C.以国有化为主要手段
D.它使美国找到了一条既缓解危机又能保住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史实的再现能力。A项阐述实质,B项是其直接原因,D项开辟了一条新道路;C项与事实不符,国有化这种办法主要在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使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