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俄国农奴制改革》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三)

时间:2021-06-24 05:48: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俄国的历史进程中,亚历山大二世所主持的农奴制改革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被誉为“解放者”、“改革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人说)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许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材料三 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一批平民知识分子,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他们自称人民的“精粹”,形成俄国的民粹派,其中的一部分人在七八十年代对亚历山大二世展开不断的追杀。1881年,这位“解放者”被炸弹炸死。?
——摘自人民版教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内涵。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解放者’遭到暗杀”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冲破农奴制的束缚。
(2)观点总体客观。“1861年2月19日被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发展时期,19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由,所以被称为“解放者”。但改革并没有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甚至还保留了大量农奴制度的残余,所以遭到暗杀。但这场改革使俄国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历史的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从上面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他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谣传……是不公正的”?这对俄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问题:农奴制问题。原因:阶级矛盾的尖锐(或:农奴的反抗)。
(2)史实:农民名义上获得了自由,但要出高价赎买土地,并仍受村社的控制。影响: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请允许一个奴隶来把你歌颂 / 快用你的激情来燃烧我的心胸 / 使出你雷霆万钧的力气奋起一击 / 将黑暗的奴隶制化为光明! / 行使你的权力吧 / 沙皇会因你的声音而战栗大惊。” 下列最符合诗中俄国作者感情的是
A.流露出对沙皇制不满      
B.歌颂奴隶的斗争精神
C.强烈地反对农奴制度      
D.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上的目的、意愿,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因为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维护封建地主利益,但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等条件,这是客观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点评:解答历史选择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观目的、客观作用”的限制词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要区别主观与客观。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共同点,用排除法可得知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