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史》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1-06-24 05:4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
A.当地的自然条件
B.当地居民的喜好
C.政府的鼓励措施
D.受外来作物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所示犁耕法始见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插图的识别能力和对生产工具特点的理解能力。此图是西汉二牛一人犁耕法的简图,最易与唐朝曲辕犁的插图相混,识别两图的关键是看犁辕的特点,首先要认准哪是犁辕,该图中的犁辕是直的,又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故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牌,吸引每个过路的人?…?…?这公司的各样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门外”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化导致人口大量增加
B.消费观念变化,消费时代到来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按题材划分,它应属于
A.山水画
B.水墨画
C.风俗画
D.工笔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东京一带城乡农民的生活状况和东京的繁华景象,所以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按题材划分,它应属于风俗画。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义和团运动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1901年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