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一)

时间:2021-06-24 05:35:0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南宋和东晋的相似之处是
A.前朝灭亡后的南下皇室贵族所建
B.被少数民族所俘的皇帝所建
C.定都于今南京
D.以屈辱的和约求得苟安



2、判断题  董仲舒曰:“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当时其进步性在于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限制君权
D.独尊儒术



3、判断题  (14分)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全球文明史》(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克著)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10分)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2分)它产生了什么危害?(2分)



4、判断题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冷战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数量——特别是导弹的投掷数量,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站在哪一方?”________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据此判断,横线上应填(  )
A.工业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两极格局



5、判断题  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
[? ]
A、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C、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D、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