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5:31:49
1、选择题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书法作品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字体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是草书的特点。A项是楷书,B项是行书,D项是隶书。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书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四种字体中,在唐代步入盛世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依据所学可知,A项为甲骨文,B项为楷书,C项是篆书,D项是行书。唐代楷书盛行,并步入盛世,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汉子与书法艺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同学拟开展主题为“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的研究性学习。他应选择(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通过所学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所编,被后代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专用书。而白鹿洞书院是朱熹的讲学之地。故24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文化表现,而不是市民文化大众文化,故本题选择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灿烂的文学?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我国古代发现和阐释下图现象的著作是
A.《墨经》
B.《黄帝内经》
C.《论衡》
D.《梦溪笔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通过对图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该图反映的是小孔成像的原理。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知答案为战国时期墨子所著的《墨经》。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部分摹本),它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特点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因此C正确。小篆:端庄工整、圆转弯曲。隶书: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草书:潦草、奔放。因此只有C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书法。
点评:注意中国古代不同书法的特点。
篆书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