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拿破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二)

时间:2021-06-24 05:2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中提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对此段文字理解最正确的是:?(?)
A.拿破仑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B.拿破仑的统治相对封建王朝更民主
C.拿破仑虽然反对反法同盟,但对德国一直采取扶植的方针
D.拿破仑彻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拿破仑公布的《民法典》重要意义是
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B.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义务
D.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法典》重大意义的掌握和理解。《民法典》最主要的意义就是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
②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进行了压迫
③拿破仑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
④拿破仑称帝,违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遭到了法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说明了拿破仑对外军事征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另一方面拿破仑由于实行殖民压迫政策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因此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是拿破仑的对内政策与题意对外军事征服不符,所以答案选B。
点评: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拿破仑与欧洲反法联盟长达20年的大搏斗开始于他
A.远征意大利
B.远征埃及
C.远征西班牙
D.远征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教材内容可知,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英、俄、普各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革命。1796年拿破仑直驱意大利,屡次打败反法同盟军。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89—1814年间,法国的—部法律规定: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年满25岁,动产、雇佣工,并缴纳等于三天工资价值的直接税者,叫积极公民。又规定: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有权任命部驻外使节、高级军官,以及取得立法会议的同意进行宣战或媾和。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这部法律制定于?
A.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为材料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材料中把公民分析“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不仅保留了国王,还赋予国王许多权力。可知这是1791年法国宪法,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期颁布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