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24 05:22:48
1、判断题 “中央公布总路线,跳上快马坐火箭,新的记录纷纷传,报喜锣鼓敲破天,原子时代搞建设,一天等于二十年。”这段文字所反映的时代应该是
A.建国后经济恢复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总路线”“ 一天等于二十年”可知是在1958年时期的大跃进运动中,所以正确的是B,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照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尼克松访华?上海合作组织
A.一边倒
B.战略结盟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一幅图片“尼克松访华”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体现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第二幅图片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情况,也反映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为C。B“战略结盟”均未体现;A“一边倒”、“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都与图片材料不符。
点评:外交重大成就有:1949年与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建交;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并提出“存同求异”方针;1971年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主张用儒家的伦理纲常维系封建统治。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成功实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底,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故A排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家起宏观调控的作用。故C、D两项排除;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的主张相似,“心外无佛,即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