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1-06-24 05:19: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年)曾经作为文艺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年他?
[? ]
A、52岁
B、55岁
C、60岁
D、62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新中国法制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民法为核心
D、九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 ]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初渡江,颇有重典……命(李善长)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明史·刑法志》
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
——《明史·李善长传》
材料二




材料三 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材料四 苏联、新中国、旧中国法律体系构成比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对明朝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两部法典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它们实施的结果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典的关系,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法制建设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分析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说明的问题: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朝统治者,很注重法律规范的修订。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
(2)相同之处: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结果及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遭到破坏;不适合中国国情,袁世凯掌握实权。1787年宪法成功实施;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并掌握国家实权。
(3)关系: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态度:各国政府十分重视法律的制定;出现了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国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等。
(4)部分借鉴了苏联的相关法律经验,又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