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7:27:12
1、判断题 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表
造成上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B.同盟国遭受到战争的重创
C.协约国实力增强
D.美国的参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战的有关内容。造成一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参战。D正确。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个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陆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陆事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中期英国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尤其是推行自由主义政策,所以A项符合题意,B D两项表述错误,它与当时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地位不符,C项美国不属于欧洲,“光荣孤立”政策对美不适用,答案选A项。
点评: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一直推行自由贸易的主要,但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其经济地位日益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挑战,此时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便显得益发重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意奥三国的“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战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总额比例变化表:
时间 | 1870年 | 1900年 |
英国 | 32% | 18% |
美国 | 23% | 31% |
德国 | 13% | 16% |
法国 | 10% | 7% |
时间 | 国家 |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英里) | 殖民地人口(百万) |
1880年 | 英国 | 770 | 267.9 |
德国 | - | - | |
1899年 | 英国 | 930 | 309 |
德国 | 100 | 14.7 |
参考答案:(1)变化:英国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工业地位下降,但海外殖民势力进一步扩大。关系:英国过分依赖于殖民势力,最终从资本、技术、设备方面影响了国内生产的发展,导致其世界工业地位的下降;而工业地位的下降反过来使英国更加重视和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导致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扩大。
(2)表现: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影响: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本题解析:第(1)问要结合表格中的数字信息比较得出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地情况的变化,“关系”则从殖民地与英国工业发展的关系方面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所以第(2)问要结合三国同盟形成过程中的有关史实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北非战事结束
B.英美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C.墨索里尼垮台
D.意大利投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标志,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应该指的是这个集团里面的某些国家开始投降了,联系教材史实,北非战事结束和英美盟军西西里岛登陆都是二战后期盟军的重大军事胜利,促进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失败,西西里岛登陆后,攻入意大利本土,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这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C、D两项比较,应该以国家的投降为标志,答案为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A、B两项容易排出,C、D两项很难区分,这时候要联系题干,同时比较两个选项,政府垮台不等于国家投降,只有国家投降才能说这个国家集团开始瓦解。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