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九)

时间:2020-08-30 07:21:5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下列机构中,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②殿阁大学士的设置 ③军机处的设立 ④枢密院的设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行政效率而言,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军机处可直达天听,故这两个机构对提高行政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科举考试)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并对历史基本概念把握的能力。关键词“大公无私”“ 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可见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的一面,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故B正确。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与国家的伦理道德相一致,故A项错误。C项不能体现。D项语法错误,而且过于绝对。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强化君主专制,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这种趋势根本上反映(   )
A.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
B.内外朝相互制衡
C.相权的不断削弱
D.君主专制的强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体现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是君主为了维护其政治权威,是强化皇权需要的产物,近臣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均是皇权加强的体现。即能够体现出,根本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的表述明显不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君主近臣地位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公元前206年,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赵佗曾任秦朝南海郡龙川县县令。关于他任职龙川县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B.其职位可以世袭
C.其县令职位由南海郡郡守任命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赵佗是秦朝时期的南海郡龙川县县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郡县制实行中央垂直管理的方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所以本题选A,B、C、D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郡县制。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