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7:19:10
1、选择题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
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的信息可以看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实际上反映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CD项不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削弱皇权
B.倡导尊老爱幼
C.凝聚血脉亲缘
D.强化尊卑等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本身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C项不正确;回避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只有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避讳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辟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史学家钱穆说:“西周镐京,辟雍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此乃政治上之莫大任务。“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其教育与政事密切相关
②体出了思想自由、学术争鸣的文化特点
③这有利于维护宗法分封制
④这体现了当时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文字中不难发现从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在二级制和三级制之间来回变更,这反映出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所以答案选B,A、C两项与表格文字内容无关,D项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有加强,也有削弱时候。因此表述不符合史实,秦朝是加强的,西汉的汉武帝是加强的,而东汉末是削弱的,隋朝是加强的,而唐朝末年又是削弱。这反映了历代统治者在中央集权方面的地方制度的建设上是不稳定的,反复无常。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史书中记载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所反映的是
A.封建制度的确立
B.实行分封制
C.行省制度的确立
D.郡县制的实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意思是封立亲戚(周王室的同族)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指出了实行分封的方法和目的,故选B项,排除D项。“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不是建立封建制度,故排除A项。C项与“封邦建国”无关,故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封建”一词的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的概念,第一是指西周分封诸侯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题考查的即是如此;第二是指中国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在学习或做题过程中,要能结合背景正确分析“封建”的概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