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8-30 07:12: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
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C.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罗马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法律条文也比较清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故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明代政治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提出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观点
找到明太祖颁布的几道圣旨作证据

提出皇权有所限制的观点
找到张居正的相关政治活动作证据

查阅到明太祖封了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王的相关史料
得出分封制在明朝仍然以一定形式存在的结论

查阅到《大明律》的具体内容
得出明代法律至上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制的出现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因此甲的思维逻辑不严谨;张居正明代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由此乙的逻辑关系符合史实,丙的表述前后形成不了逻辑关系,因此不合史实,丁的表述不合史实,在古代封建社会,是人治,而《大明律》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在古代君臣关系和地位的变化中,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君主的地位越来越高,说明皇权不断加强和提高,相权不断消弱并下降。故A项符合题意。B项未涉及内阁制度。C项题干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项未涉及六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每年清明节,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陵寻根谒祖。这种现象源自(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所说的是华夏子孙同根同源,具有共同的习俗与礼节。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中国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宗法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伦理关系,家国一体思想影响深远。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皇明千家姓》首句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宋代是赵匡胤建立的封建王朝,百家姓中宋氏排在最前;明代是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百家姓中朱氏排在最前。所以排列主要体现了皇权的独尊。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