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史》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0-08-30 07:08: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使用木、骨、石器生产,不得不在生产中大规模集体协作,即千耦其耘;到了春秋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和私有土地的出现,个体农耕成为了可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A。BCD三项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学生一定要把握住。此外,小农经济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京杭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井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题眼是“战国时代”。该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消除了水旱灾害,使当地成为“天府之国”。A京杭大运河开通于隋朝时期;B灵渠开凿于秦朝;D井渠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点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代表成就之一。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的介绍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过程的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大钊
D.毛泽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很容易错选李大钊,李大钊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回答问题要注意“谁将马克思主义由学术思想转变为社会改造的指导思想?”根据所学,陈独秀积极推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创办刊物进行宣传;将马克 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等。本题选B项。A项不是马克思主义者;C项是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项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点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的指导。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入的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的飞跃,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另一个是邓小平理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沙皇统治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封建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
D.人民大众和沙皇专制统治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学生易误选为B,因为二月革命是一场人民大众反沙皇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大众”也包括资产阶级,所以确定其正确选项为 D。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在为美洲的殖民地进行宣传时这样写道:他们将得到的是有关我们宗教信仰的知识,而我们将将得到的是这一地区所拥有的那种财富。下列关于殖民扩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两者的平等交流
B.有利于殖民国家资本积累
C.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D.伴随着文化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