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7:06:40
1、选择题 下图为隋唐时期局部图。A、B、C、D四城市中,同时以铜镜、造船业和纺织品著称的是
A. 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熟悉课本“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图A为扬州,是唐朝后期最繁华的城市,以铜镜、造船业,也是纺织业中心;B为苏州,是纺织业中心;C为宣州,是造纸中心;D为越州,以陶瓷和纺织品著称,故选A项
考点:隋唐时期手工业
点评:隋唐时期手工业代表性成就。纺织业:丝麻织品品种繁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有的丝织品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冶铸业:已经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陶瓷业:创制唐三彩,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造纸业:益州,宣州的纸最为出名,出现雕版印刷技术;造船业:制造出使用推进器的战舰,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
A.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
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
C.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
D.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咸阳古城下”,诗人描写的应是陕西咸阳景象,A明显错误,D选项错误;关中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这里的农民当然重视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的面积颇大。李华诗 “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就是例证。故C正确;诗句体现不出土地兼并。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唐诗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中国农耕文明成就辉煌,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分析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2分)
(1)图9(组合)出自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耙:碎土、平地;耔:培土。
该组图揭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基本特征?(2分)
(2)图10、11、12均出自《天工开物》,反映了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的部分面貌。
① 依照示例,指出图11、图12所表示的手工业部门:(2分)
示例:图10──纺织业
图11: ;图12: 。
② 图10所示的花机(花楼机),专门织造 。(2分)
A.棉织品
B.毛织品
C.麻织品
D.丝织品
③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3)图13描绘了明朝杭州北关地区“夜市”的繁华。追溯历史,杭州早在 (朝代)就有了夜市。(2分)
(4)北京的街巷,如米市大街、骡马市大街、果子巷,又如油坊胡同、石作胡同、酱坊胡同等,这些街巷名大多在明清时期就有了。
结合图13和上述北京街巷名所透露的历史信息,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基本特征:精耕细作。(2分)(言之成理给分)
(2)① 图11:制瓷业;图12:冶铁业。(2分)(言之成理给分)
② D。(2分)
③ 特点: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答出1点,即给2分)
(3)宋朝。(2分)(答“北宋”、“两宋时期”均给分)
(4)城市商业繁荣;形成专业性市场和手工作坊。(2分)(答出1点,即给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D.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由“入土也深、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等有效信息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农具是曲辕犁,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因此,A“西域”说法错误,B“水力灌溉工具”说法错误,D“东汉”说法错误;由此可知,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曲辕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明清时期中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人群体是 ( )
A.粤商和徽商
B.徽商和晋商
C.闽商和粤商
D.台商和港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区域间长途贩卖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商帮,其中以徽商、晋商实力最强。故选B。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点评: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
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4、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6、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