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30 06:59: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信息体现了分封制,材料中“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体现了宗法制,结合“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知,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与分封制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项目
宗法制
分封制
从目的 看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本质上是一种国家制度,属上层建筑,解决内部矛盾。
?
从内容看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在权利和义务上诸子可获得土地、庶民和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依次形成政治隶属关系。在大宗小宗双方关系上,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周王把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分封的贵族按照爵位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必须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从影响看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二者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分封的诸侯或众子在封国内都享有世袭统治权;都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二:第四条——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第六条——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两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1)职能: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1分)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1分)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1分)
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1分)和元朝对边疆管辖,(1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2)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1分)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1分)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1分)
(3)共性: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1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地方拥有一定的权力。(1分)认识: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2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B.行省制是元朝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C.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D.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对于“王”直辖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周王用分封诸侯的办法来加强对它们的统治。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考点:分封制
点评: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结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柳郎中”即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词风清新绮丽,婉转柔美;“学士”即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词风豪迈奔放。A李煜和B李清照都属于婉约派;C陆游的主要成就是诗歌;D辛弃疾是南宋时期最卓越的词人,其作品也以豪放为主,故选D。
考点:宋词的成就。
点评:还可以考查宋代词繁荣的原因:
(1)商业发展,城市繁荣为词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
(2)市民阶层扩大,能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文人地位提高,创作热情高涨。
(4)印刷业和教育事业发展,文化也空前繁荣。
(5)词的形式自由灵活,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以广建侯国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B.有利于刘姓政权的稳固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C.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关系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来削弱地方王国的势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势力强大,诸侯纷纷与中央抗衡,汉武帝为了分割王国势力,采取“推恩令”,材料中“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的信息正说明主父偃利用了仁孝之道来分割王国的封地,故本题选择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王国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