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二)

时间:2020-08-30 06:57: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



2、选择题  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是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



3、选择题  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B.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4、选择题  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由此可见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5、综合题  (22分)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原与西域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中也促进了栽培作物的东传,大大增加了两汉时期的作物品种。两汉时期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从引入作物的命名上,在唐以前引进的新作物中大多带有“胡。字。如胡麻,即是芝麻;胡瓜,即后世所称的黄瓜;还有胡蒜、胡椒、胡菜等。
——摘编自《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外来栽培作物的传播及其影响》
材料二 表  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

学名
别名(部分)
原产地
传入途径
玉米
番麦
御麦
美洲
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甘薯
番薯
金薯
美洲
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
马铃薯
洋番薯
荷兰薯
土豆
美洲
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中国大陆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三 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清高宗实录》
材料四
表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年度
人口数(单位:人)
乾隆十年(1745年)
169,922,127
乾隆二十年(1755年)
185,612,881
乾隆三十年(1765年)
206,993,224
乾隆四十年(1775年)
264,561,355
乾隆五十年(1785年)
288,863,974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材料五  1996—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单位:百万公顷)

——[美]Clive James《全球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状况》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条件。(3分)
(2)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7分)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据材料五,指出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走势。(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