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30 06:50: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当中并未出现民主思潮,排除①项;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阶级关系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新旧思想激烈的碰撞的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新制度逐步的确立。因此②③④正确,D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背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宋朝时期的官场是我国古代最为廉洁的时期之一。这与理学影响的日益深入有很大关系。对这种风气的形成影响最大的理学思想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追求孝道
C.讲求名节
D.知行合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依据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这对宋朝时期官场的廉洁起了重要影响。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法
B.道、儒、法
C.法、儒、道
D.道、法、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老子主张顺应自然、顺其自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指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韩非子主张建立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孔子主张“仁”,以爱人之心、以同情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法家、儒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
A.人民主权
B.以民为主
C.为民之主
D.民为邦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求民主……于成汤”可知,民主就是为民之主,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民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儒学,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
点评:本专题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