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二)

时间:2020-08-30 06:48: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③“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判断题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在曲折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是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两枚货币。


材料二 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这两枚货币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材料三 “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摘自百度百科


(1)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谈谈应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以“20世纪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为主题写一篇论文,请你代他们写一篇内容提要。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词语: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②紧扣主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50宇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下图是一张选民证和一张纪念邮票,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下面史实与之相关的是




[? ]
A、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全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普遍实行



4、判断题  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指出:“从1927 年开始,毛在继续谈论无产阶级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又从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中吸收了新的成分:农村流氓无产者、店主、职员、小职员以及知识分子等诸如此类,甚至还包括‘民族资本家’‘爱国绅士’和其他一些人。这些阶层中的大多数相对说来都享有较少的社会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属于‘人民’而不属于‘贵族’。虽然情况都一样,在苏联,‘群众’(或‘劳苦大众’)其实基本上是工人阶级加上农民当中可靠成分的同义语,它用来替代阶级这个更为精确的标签,以强调追随者的初期特点,因而他们需要领导。对于毛来说:‘群众’表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这些人最终都能推动革命。”对上述材料中毛泽东言及的中国近代“人民”或“群众”的最准确理解应该是
[? ]
A.“人民”或“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人民”或“群众”是指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C.“人民”或“群众”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
D.“人民”或“群众”是指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5、判断题  1986~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B.推进了我国立法工作
C.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D.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