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8-30 06:45: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导致这一时期“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故选D项。“二五”计划实施时间为1958~1962年,从图中可看出“二五”计划实施期间“单位GDP能耗”已开始下降,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化分别在指导思想和生产关系方面犯了“左”的错误,与题干不符,因此B、C两项也不选。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点评:此题为图表型选择题。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的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中共八大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
①关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 ②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④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实际上考查学生对党的八大所取成果的再认再现能力。通过对八大成就的再认再现可知正确答案为A,同时该题也可用排除法,④是属于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而非八大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 “看红旗,五星不定;扭秧歌,进退两难”。针对建国初期社会上某些人一度出现的这种惶恐心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的举措是
[? ]
A.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开展“五反”运动
D.进行三大改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
A.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有经营权和使用权,说明农民有了部分自主权利,所以本题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