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6:43:49
1、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材料三: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1)以上材料分别从哪个角度评价华盛顿的?(6分)
(2)在上述华盛顿的第二个历史贡献中制定的这部宪法的名称?它体现了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观点?(3分)
(3)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国家伟大的领袖应具备哪些优秀素质?在人类历史上,你认为能和华盛顿并举的是谁?说说你的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2分)
材料二:主持制定美国资产阶级宪法;(2分)
材料三:作为德才兼备的总统,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2分)
(2)《美国1787年宪法》,(1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2分)
(3)素质:卓越的领导才能;坚定的信念;勤于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关心国家的前途;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反对专制等。(2分)
本题后一问属于开放型试题,可自由发挥,但要注意相似性,并分析原因。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人们再现的滑铁卢之战的情景,近200年来,人们一直对这一战役怀有浓厚兴趣,这一战使得??
A.欧洲第六次反法同盟大获全胜
B.拿破仑卷土重来
C.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
D.奥地利承认法国霸主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滑铁卢之战导致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立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当国会在谋求稳定的全国农业,改善劳工条件,保障企业抵制不公平的竞争,保护我们的国家资源;并以其他种种方法来满足我们明显的全国性需要时,法院的多数人却擅权对国会通过的这些法案的睿智妄下断语……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罗斯福总统1937年2月呼吁改革最高法院的演说,引自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斗争的背景和实质。(9分)
(2)从罗斯福的改革要求,谈谈你对美国中央权力部门斗争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受损、社会动荡;②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对美国所造成的打击,同时也扩大了总统和政府的权力,民主党势力和影响大增;③1937年2月前最高法院的法官主要由年龄偏大、持传统观念的新政反对者担任。(6分,每点2分)实质:是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3分)
(2)认识:①美国中央权力部门的斗争体现了党派利益的争夺与新旧观念的交锋;②任何中央权力部门的扩张都不能突破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游戏规则,中央部门的权力行使仍在宪政的框架内;③美国的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容易降低甚至丧失政治效率,但能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和重大决策的失误。(6分,每点2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背景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依据“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以及美国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实质可以从“罗斯福总统与最高法院斗争”分析,是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分析评述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围绕“美国中央权力部门斗争”,可以从党派与利益之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以及容易降低甚至丧失政治效率,但能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和重大决策的失误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
②拿破仑对被征服地区进行了压迫
③拿破仑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
④拿破仑称帝,违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遭到了法国人民的普遍反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说明了拿破仑对外军事征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拿破仑在被征服地区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另一方面拿破仑由于实行殖民压迫政策遭到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因此①②③说法正确,④是拿破仑的对内政策与题意对外军事征服不符,所以答案选B。
点评:对拿破仑的个人评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如何正确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也成为我们高考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应该坚持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当然还应该注意的是要结合道德评判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