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四)

时间:2020-08-30 06:41: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公共汽车在中国运行较晚,最早出现公共汽车上路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明理学的本质,其“存理去欲”的观点是压制个人的欲望,来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要求,其本质是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所以D正确,ABC不是目的。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利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图反映了当时的欧洲社会权利结构含义准确理解的是



?
A.国王高高在上,市民与贵族屈居其下
B.国王与贵族权利处至高无上地位
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
D.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周王室衰微,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的变革带动经济的发战,经济是社会发展的跟本动力。因此应该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A项正确.其它选项也都有一定的理由,但不是跟本原因。
点评: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代前期,西方各国资产阶级实行代议制的根本目的是(?)
A.严格限制国王的权力
B.增强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C.给人民以一定的权力
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四项都属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目的,但A、B、C三项的最终归宿都是D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