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6:41:19
1、判断题 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 ]
A.变法违背民意?
B.法制代替人治?
C.变法深入人心?
D.变法最终失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百日维新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班废除。本题实则考查了百日维新中变法的内容,变法中文化上: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联系本题某历史事件后,各类各级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被“停罢”,此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被保留,其他全部被废除,据此本题选B 项。C 项1901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涉及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无科举考试相关内容;D 项预备立宪是清政府1911 年搞的一个骗局,也和科举制无关。
考点:维新变法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的内容。维新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政治上,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总局,发展经济;在文化上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 ]
A.旧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和破坏
D.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
[? ]
A.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
C.“开阡陌封疆”
D.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