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30 06:38: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中国人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下列小说反映的是反对我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念内容的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辜鸿铭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读书在美国,取了个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个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在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了
[? ]
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
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以来,许多商行和金融企业在上海外滩占有一席之地后,便大兴土木,荣建公司套楼。外滩上的建筑大多经过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国建筑师在这里大显身手,使面积算大的外滩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故外滩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这种现象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
B.中西方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是近代中国的对外窗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除缠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缠足。这些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②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③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④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