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6:24:57
1、选择题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 等为通商口岸,准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C。在华投资设厂是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列强经济侵略的要求,AB项是在时期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侵略,并未有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内容;D项是在1895年后,不是材料中的“最早”的要求。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日本获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在该条约签订后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总后方分别位于
A.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B.西北地区、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D.西南地区、华东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和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准确理解“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区别。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只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制度的废除是到解放以后才完成。因此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B。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从而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CD项正确。
考点:辛亥革命的意义
点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结束了封建专制,建立了共和,颁布了《约法》,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称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辛亥革命也带动了社会习俗方面的变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解“近代化”的概念,注意时间“20世纪初”,这是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近代化的表现,但是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时问范围内,最大成果应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政体。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1964年董必武来到浙江某地,挥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该地是
A.绍兴东湖
B.杭州西湖
C.嘉兴南湖
D.宁波东钱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