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30 06:22: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阅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3、判断题  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图一

图二

[? ]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4、判断题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三次与其他国家建交的高峰时期(如下图所示),其中最后一次建交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 ]


A、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B、西方国家改变对华政策,纷纷与中国建交?
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国家大量与中国建交?
D、国际政治格局的剧变,许多新成立国家与中国建交?



5、判断题  《印度时报》描写新中国60年的反差时用了如下两个词:贱民和全球强国。文章说,中国曾被视为一个“贱民”、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直到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摆脱孤立。“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它购买美国国债,在拉美和非洲抢购自然资源,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
A.“冷战期间被夹在美苏之间”——新中国始终得不到美苏的承认
B.“1971年才加入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其实现
C.“现在,它是一个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全球强国”——中国已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D.“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