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30 06:09: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指当权者),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意:如同水往低处流),沛然谁能御之?”由此推断,该思想家主张?(?)
A.清净无为
B.以法治国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发对暴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九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中有少数民族代表428名,在全国政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各民族的民族素质大大提高,都出现了管理国家的人才
B.各民族在政治权利上和社会地位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我国消灭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不再存在民族差异
D.我国56个民族的公民全都享有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政治权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分析,说明各民族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平等,派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虽然实现了民族平等但各民族仍存在差异,故排除 C。 A、D两项与材料无直接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写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行有常”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抓住题干“人性之花”、“个性高扬”等关键词分析,B 项是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带有唯物主义色彩;C 项是董仲舒新儒学内容之一,为加强君权而提出;D 项是朱熹学说,压抑人性。A项体现了人的平等,关爱的思想,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国外有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①公元9年,西汉时期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篇中。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
②14世纪末,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
③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9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请回答: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说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其研制有何重要影响?(3分)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2分)
(3)结合材料三简析“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3分)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怎样?(3分)


参考答案:(1)含义: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1分)
影响: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3分)
(2)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在世界范围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分)
(3)原因:国家实力的强大;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事业;航天科技发达。(4分)
(4)条件:领导重视,决策科学,科研队伍努力,经费大量投入,教育水平提高等。(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
关系: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