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时间:2020-08-30 06:02: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数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为加强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中国加入下图所示的国际组织正确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从盟友到敌人
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
——赵启正《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一个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对美国利益是有害的……一个援助计划,如果有效地执行起来,可以支持对共产主义的扩张的抵抗,且可有助于中国逐渐趋向于安定的发展。
1947年9月魏德迈提交杜鲁门的报告书
(1)据材料分析1941~1945年及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原因。二战后对华政策的实施是否真的使“中国逐渐趋向于安定的发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从敌视到重视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2)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策:1941~1945年援助中国抗日;二战结束后扶蒋反共。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企图在华建立一个稳定的亲美反共政府。不是。美国的目的是实现其全球霸权战略,这只能使中国陷入内战的旋涡。
(2)美国由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孤立及军事上封锁中国转变为承认中国,与中国进行接触。主动行动: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原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结果: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加与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不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2001年正式加入WTO
B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2001年上海成为举办APEC会议
D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WTO属于世界性的国际组织,而不是区域性的组织,其他三个都是区域性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