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十)

时间:2020-08-30 05:58: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中学高三学生王梅在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时看到这样一段: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A.18世纪70年代?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蒙太奇原义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方面有剪辑和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按蒙太奇的原则把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一种转移对照物的效果,比如把情人相会与蜜蜂采蜜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就会使人自然联想到甜蜜的爱情。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


A.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因此电影需要连续的拍摄完成。
B.电影拍摄过程中,应按照创作构思,把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
C.不同的镜头的组合可以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
D.电影是工业化的产物,必须有多人、多项分工才能完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民族”色彩也很突出,但那主要是“驱逐鞑虏”、“排满兴汉”的民族性,与后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不是一回事。其依据是
A.没有无产阶级领导 
B.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C.在革命中曾经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 
D.“排满兴汉”体现了大汉族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旧三民主义的形式相同,都是“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张,但内涵确有较大不同,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只强调推翻满清统治,实现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而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则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摆脱受殖民压迫的窘境,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是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差别。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写道:“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
①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折射文明发展的进程
③渗透大国的强权意识
④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电影的积极作用。①②④符合题目中“伟大”的含义,③属于电影的负面影响,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末制成活动电影机,发明电影的是
[? ]
A.贝尔德
B.卢米埃尔兄弟
C.格里菲斯
D.卓别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