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30 05:57: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 )。
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上升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法家思想为专制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道家学派主张小国寡民,态度悲观消极,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墨家代表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不久后便消失。所以本题答案选D,A、B、C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家、法家、道家、墨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在统治人民的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

①孟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韩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在治国思想上坚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的是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在治国思想上坚持“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法治”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故区别最大的是孟子和韩非的治国思想,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百家争鸣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中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1)儒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2)道家: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3)法家: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4)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本身不准确,程朱理学本质上是儒学,而儒学在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早在西汉就已经确立;C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意思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而且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A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故,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康熙帝曾为一位思想家撰写一幅对联:“集大成而绍千百年绝传之学,启愚蒙而定亿万世遗承之规”。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理学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材料中对联说的是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鼎盛,儒学衰微,而以朱熹为集大成者的宋明理学重新确立了儒家在后期封建社会近千年的统治地位。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出自文言文《孟子见梁襄王》,从材料“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可知,这位思想家发对暴政,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所以答案选C。A项是道家主张,B项是墨家主张,D是孔子主张,故全不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