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8-30 05:53:1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  )

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
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是解答比较型选择题,一是注意题目的比较项,明确比较项要求,不能答非所问;二是注意题目比较的时空限制,防止出现张冠李戴现象。BC不对,这是两者的相似点,都强调以伦理道德维护统治;D不对,与A相比,A包容D项。因此A为最佳答案
考点: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2、哲学范畴:都强调现有意识再有物质,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2、本质:都以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不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以上材料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B.墨子“兼爱”思想
C.孟子的“性善说”
D.陆九渊“心学” 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反映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故选择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原因。(4分)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有何不同?请从思想来源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2分)其本质目的何在?(2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克己复礼(2分)原因: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思想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2分)
(2)不同: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2分)
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2分)
(3)思想:以理性观、道德观、自然观治理天下和国家。(2分)目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难度中等。考察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实是百家争鸣的背景。第二问难度较大,考查董仲舒思想和朱熹理学,均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其差异与思想构成相关。第三问要结合材料中“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来归纳。启蒙思想家宣扬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之为武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考点 :儒家思想的演变和启蒙思想
点评 :本题难度为中等。启蒙运动期间的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和宗教特权,而儒家思想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中国的文官制度能让下层阶级人民得以晋升为统治阶层。这些是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孟子”、“董仲舒”、“黄宗羲”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儒学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孟子“民贵君轻”,不代表他否定君主专制制度;CD两项表述“都”,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可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历程·孟子“民贵君轻”、董仲舒“君权神授”和黄宗羲“君主专制‘天下之大害’”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20分)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4分)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简述这些政治主张对近代思想的影响。(6分)
材料三    若是我们要指定中世纪科学终结是哪一年,我们就推举1543年,那年根据实验方法而确立的两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维萨留斯所著《人体结构》,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体运行之道路》。                      ——桑戴克《世界文化史》
(3)上述两本著作对“人体”和“天体”的研究,反映出当时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礼、仁、义、中庸、孝、修齐治平等;(4分,答出4个即可)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分 突出教化的作用)
主张: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
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思想的先声。(6分)
(3)思想领域的变化: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3分)
科学领域的变化: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干材料内容,本问考查《三字经》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三字经》是儒家的经典。它的核心思想包括了“礼、仁、义、诚、敬、孝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突出传承的作用);?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突出教化的作用)等。
(2)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黄宗羲提出的政治主张,主要体现在:?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等。这些政治主张,在思想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先声等。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中世纪科学终结”、“《人体结构》”、“《天体运行之道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实质上在考查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相关内容。回忆、再现所学相关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这一时期在思想和科学领域出现了的新变化,即:A.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束缚,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中心认识世界。B.科学领域: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面向现实世界,重视科学实验的新时代等。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字经》关于礼、仁、义、诚、敬、孝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黄宗羲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