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五)

时间:2020-08-30 05:50: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因此C正确。
考点:中国古代文学
点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民间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地位:《诗经》的创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被后世奉为儒家的经典。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能得胡适如此评价的中国文人当是
A.施耐庵
B.蒲松龄
C.吴敬梓
D.曹雪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吴敬梓所写的《儒林外史》就是根据自身的体验,从多方面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集前代书法之大成,并从而变化,其书成而汉魏之风尽;他被后人尊为“书圣”。他是(   )
A.张旭
B.王羲之
C.苏轼
D.唐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书法,汉魏之风尽”、“书圣”等,本题考查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直接判断出,“书圣”即指王羲之。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
A.《清明上河图》
B.《碾玉观音》
C.《警世通言》
D.《女史箴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顾恺之是我国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画家,他生活的年代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甚至很落后。故选D。AB项是宋代的作品,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是明清时期的小说,把商人作为歌颂的群体,也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考点:古代的文学艺术
点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学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较多的出现了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适应市民所需要的话本、宋词和绘画出现;明清之际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群体写入文学作品中。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

%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6分)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5分)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2分),并分析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1)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在唐代就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宋代火药应用广泛,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6分,每点1分)
(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交通: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思想文化: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作用。民族关系:各民族融合和民族迁移促进交流。对外关系:国家间文化科技交流促进传播。个人:科学家杰出天赋和探索精神。(共7个要点,学生可从这几个方面或其他方面答题,每个要点1分,共5分)
(3)状况:虽然传统科技仍有少量发展,但整体上科技发展日益缓慢甚至停滞,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国家。(2分)
原因:1)政治: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2)经济: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3)教育考试制度:科举制下的八股取士,使科学技术被排斥在各级教育和科举考试内容之外;4)文化传统:是整个社会轻视科技,缺少探求自然奥秘的氛围。5)对外政策: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与外国的科技文化交流难以进行。(5分,每个要点1分,要求至少答出5个要点。学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答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