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05:47:41
1、判断题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用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文学领域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据2001年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报道中引用的“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人和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0分)?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娱乐等)的变迁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最具体.最直接的表现。请你解答如下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①??②??③?④?
(2)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材料二《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中,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五: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4)在材料四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材料五,说明我国在十四大、十五大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议??
材料六?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城镇人口(亿) | 上网用户总教(万) | 恩格尔系数 (%) |
1978年 | 3624.1 | 1.7 | ? | 57.5 |
2001年 | 95933 | 4.56 | 6800 | 41.9 |
4、判断题 (26分)“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
《孟子》:(天下)“定于一” |
《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
《韩非子》:“一匡天下” |
5、判断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9年全世界有10亿人口在挨饿,今年下降为9.2亿左右。要解决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首要的途径是
A.缩小贫富国差距,提高贫穷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B.加强生物科技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C.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无限制增长
D.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业投资,扩大农业生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