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高频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30 05:32: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判断题  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农商并重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 奖励耕织 ( 砖画)? 商鞅铜方升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四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公元前338 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才国危,左右太亲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
材料四?“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提炼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逐条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三中的“人”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四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正确?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4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7分)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5、判断题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