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特训(2020年最新版)(三)

时间:2020-08-30 05:22: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用4日中央扩大会议通告一——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3分)
材料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材料三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上刘少奇指出:“……在今后,我们还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教药的腐化堕落分子清除出党。”会后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4分)
材料四 我国法学家代表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反腐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3)依据材料四,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有什么新的特点。(3分)
(4)结合四则材料,概括党在反腐侣廉方面的主要经验。(4分)


参考答案:
(1)国共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随着党员队伍扩大,为纯洁党的队伍树立党的威信,发此通告。(2分)
(2)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党即将成为执政党;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4分)
(3)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机构建设。(3分)
(4)始终坚持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特征“1926年8用4日”联系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得出共产党政党通告的时代背景。(2)从材料二三的时间特征中能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胜利意味着中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因此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有利于巩固执政地位,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归纳材料四文字内容,不难得出新时期廉政建设呈现出新特点: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机构建设。(4)综合材料内容能够明显得出中共在在反腐侣廉方面的主要经验是:始终坚持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同时强化党内监督和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化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是
A.一五计划的公布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改革开放的展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五计划公布于是1953年,当时中国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中还保留着私有制,而一五计划中的“三改造”即是要对这些私有制进行改造,把它们改造成公有制,从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故答案选择C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尽管我们存在肤色不同….但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我们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是哪一外交活动时提出的
A.1953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
B.1955亚非万隆会议上
C.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
D.1972接见尼克松访华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寻找共同的基础”“ 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而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可见是指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万隆会议山提出的,所以B项正确,CDA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不以人助天”意思是天地万物自为自化,人不应该违背自然之道。B“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主张人应该主动地控制和利用自然。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老子的思想,其意是说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的思想,是说自然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思想的是A。
点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最初的萌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这个世界潮流就是人类社会由专制主义制度向民主政治迈进的必然趋势。中外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请就专制和民主两种制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专制主义制度在古代中国得以长期存在的社会原因是什么?(2分)
(2)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制度进行了哪些政治实践(2分)
(3)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英、法、美、德四国各建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这些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的核心是什么?这种代议制政治模式的建立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是专制主义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儒家思想和宗法等级观念为专制主义提供理论支持;封建政府不断采取政治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是其政治原因;中国古代长期缺乏外部力量冲击专制主义体制是外因。 (2分)
(2)维新派:发动“百日维新”,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分)
(3)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
作用: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