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史》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30 05:19: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根本之处在于
A.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广东新语》记载:“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分配方式
B.耕作方式
C.经营方式
D.土地形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可以看出这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B。A项是产品分配方式,材料无法体现产品分配的内容;C项是经营方式,是说如果管理生产的,D项是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是土地公有制,材料均未体现。
考点:古代耕作方式
点评:耕作方式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我国耕作方式是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的,生产效率较低。到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金属工具,但是并未广泛使用;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春秋时期出现的牛耕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后世耕作的主要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继承“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的是
A.陆九渊
B.王守仁
C.李贽
D.朱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后中国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当天理和人欲相对立时要“存天理,灭人欲”,D为正确选项。陆九渊、王守仁是心学的代表,排除A、B。李贽是明代后期的异端思想家,反对孔孟学说,反对纲常礼教,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成语或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道路以目
②围魏救赵
③问鼎中原
④退避三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对“经世致用”理解错误的是
A.学习应求务实
B.重视实际学问,参加社会实践
C.读书人不能脱离现实
D.要求民主共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