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八)

时间:2020-08-30 05:14: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材料二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材料一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同春秋战国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有什么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谭嗣同辈“将其书节抄、散布”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从礼乐治国到以法治国。孔子的观点是克己复礼。8分
(2)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专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宗羲是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的先驱。梁启超谭嗣同借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作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工具。7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一据“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 春秋战国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可知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由“以礼治国”到“以法治国”。第二小问可结合孔子的观点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已复礼”来回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他们宣传黄宗羲的进步思想与当时民族危机有关,联系晚清民族危机和梁启超、谭嗣同的思想主张分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谭嗣同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第38章》
材料二: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2003年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史》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但是在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
——伏尔泰《哲学辞典》
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认为仁义礼乐产生的原因?与之相对应的治国理念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的道德观与文艺复兴时期有何不同?(4分)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旧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有何特点?(4分)


参考答案:(1)原因:仁义礼乐是道德堕落后的无奈选择。治国理念:无为而治(4分)
(2)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私欲,忽视道德。伏尔泰:重视道德建设。(4分)
原因:对中国儒学的推崇;对理性的推崇;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成熟;封建统治腐朽。(若有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任答两点即可)(4分)
(3)特点:以家庭为中心;个人道德比公共道德发达。(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出处“老子”可以得出,考查的是道家思想主张,引文大致意思为:世人失去道,圣人才教人以德。道德善良失去后,圣人才教人以仁。失去仁义之心,圣人才教人以礼。而倡导礼就是忠信的缺乏,这也是祸乱的源头。联系所学知识,得出老子的处世哲学。
(2)根据材料所述,文艺复兴过度强调人的欲望,为了防止社会动乱伏尔泰指出“遵从孔子法规”,强调人的道德建设。“道德、政治经济、农业、技艺这方面,我们却应该做他们(中国人)的学生了”可得出伏尔泰对中国儒学的崇拜,结合所学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回答即可。
(3)根据材料所述家庭伦理道德“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而”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可以得出个人道德比公共道德发达;”“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可得得出以家庭为中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代表的阶级不同
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D.所处时代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墨子”、“韩非子”、“分歧的根源”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共同背景,不正确;CD两项的表述本身不正确,不符合史实,不是“趋同现象”,所处时代相同不同。墨子代表的是广大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而韩非子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体现不同的阶级。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与法家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种历史认识论,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亦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符合这一思想特征的思想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因此D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7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4分)
(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
(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参考答案:(1)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的思想。(2分)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1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4分)
(2)坚持君主专制。
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4分)  
(3)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分)
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武帝时上升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4)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
社会根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治日益腐朽。(4分)


本题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解题时注意“政治和教育思想”,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第二小问,由已学史实可知未被认可,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可得出其核心思想是加强君主专制,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出的发挥。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4)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可以看出材料四的核心思想: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