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0-08-08 06:22: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音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用的……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内容的联系能力。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仅仅学习西洋的富国强兵、政治法律是没有用的”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即一战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互间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A.各国经济都有较大发展
B.世界领土即将被瓜分完毕
C.垄断资产阶级掌权,加剧了国际竞争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战前夕,欧洲列强加紧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药桶”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矛盾?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是历史地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从地图上可知巴尔干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是列强争夺激烈的地区,资源丰富不符合事实,民族矛盾尖锐(直到今天前南地区的民族矛盾还比较尖锐)造成这一地区的战争因素在不断增长,属主要因素之一,俄国、奥匈帝国等大国干预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巴尔干地区终于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试对材料一中毛奇与司马穰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8分)
(2)材料二中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在冷战后的重要表现(任举两例)?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毛奇认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这是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4分)
司马穰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4分)
(2)观点: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或人权干预战争)。(3分)
表现: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2分)
原因:冷战后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毛奇的观点依据材料一直接归纳即可,从“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可归纳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这一观点明显美化了战争,是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第二小问司马穰的观点依据材料一中“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信息可归纳出司马穰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一观点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
(2)第一小问观点依据材料二中“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的信息可归纳出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可举出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原因从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